
研讨会现场
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公共卫生领域深度融合,3月19日,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阳冬率艾滋病防制科、结核病防制科专业技术团队,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开展“AI及大数据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创新应用”专题研讨。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双方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传染病防控”核心议题,重点探讨了四大应用方向:一是疾病传播机制研究:通过AI模型解析病原体传播路径,量化环境、人口等因素对传染病流行的影响。二是智能预警系统构建: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传染病传播风险预测模型,提升早期预警能力;三是在影响因素量化层面,开发慢病风险因素智能分析系统;四是决策支持体系建设: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政府制定精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双方在构建智能预警系统、联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建公共卫生AI人才培育基地等具体合作事项达成初步共识。
参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成果展”
合作基础坚实,优势资源互补。桂林市疾控中心积累了覆盖全市的传染病监测数据库,包含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数据、实验室检测数据及干预措施效果数据,这些高质量数据将为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提供坚实的基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在复杂系统建模,智能算法优化领域成果突出,特别是在利用计算机算法开展传染病传播的建模和预测方面有着专业的团队及丰富的经验。
参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成果展”
本次合作,通过整合公共卫生数据资源与高校科研力量,为培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提升传染病防控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新思路。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持续深化在算法优化、模型验证、政策转化等领域的协同创新,共同打造AI+传染病防控校地合作示范样板。